年收400萬的都不買了!高資產客集體踩煞車
2025/07/08 06:22自由時報文/記者張瀞勻
去年下半年以來,受到銀行限貸、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川普關稅等利空衝擊,今年房市買氣冷卻、交易量縮是大家普遍的認知。不過,什麼人買房縮手最嚴重?背後有什麼意涵呢?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最新資料顯示,今年Q1在多重利空環伺下,不同年收入的買盤全面縮手,跟銀行申貸的件數都季減2成、年減3成以上,其中,「年收入逾400萬」的購屋族群,量縮特別嚴重,Q1申貸件數季減27%、年減更高達40%,縮手情形最為嚴重。對此,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,買房「跟著大戶走」準沒錯,這道理房市買賣老手都知道。過往很多人跟著高收入的大戶買房都賺錢,現在有錢的買盤都縮手了,今年民眾買房真的要相當謹慎,否則恐有追高套牢的可能。
陳傑鳴指出,高收入的大戶資金雄厚,資訊掌握度即時,房市敏感度也高,因此,那裡有機會?那裡有題材?何時是買點?大戶都比一般民眾更加清楚,因此,過往只要高收入購屋族群往哪邊集中,就會帶動一群買盤跟進,也讓不少區域房市出現交易熱絡、房價大漲的狀況。
舉例來說,這幾年全球AI話題火熱,也讓台灣全台相關的科學園區或科技大廠設廠區域搭乘AI話題,出現了「AI就會漲」的狀況。只要是有台積電、有AI,所到之地,在高收入買盤大舉卡位布局下,吸引大量自住或投資需求都瘋狂搶進,不管是蛋黃、蛋白,甚至蛋殼區,房價都出現暴漲、超漲的狀態,也讓房價頻頻打破區域行情,讓不少在地人都感嘆買不起。
不過,這樣的狀態,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,銀行限貸與央行祭出史上最嚴的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很多高收入買盤就開始感覺市場氣氛不對勁,去年Q3以後進場買房就明顯出現銳減,而到了今年川普的關稅政策,高收入買盤縮手狀況就更為嚴重,現在「不懼利空」敢勇敢進場的大戶已經明顯減少。
由於,目前川普關稅與AI銷售禁令下,包含輝達、台積電接單都可能陸續受到影響,這幾年帶動台灣的AI風潮很可能會面臨瓶頸,也難怪大戶開始不買了。建議今年民眾買房要更為謹慎,目前房市下跌機會不低,民眾若想買房,就算是自住也要挑地段、挑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,盡量避開供給量大、生活機能還未成熟的區域,未來保值潛力才會高。
張淑娟地政士事務所 彰化代書 彰化地政士事務所 彰化土地代書 土地變更
彰化市陽明街160號 電話04-72868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