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積獎勵

都更修法/容積獎勵 比照危老標準

2018-12-29 01:49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報導     

都市更新條例修法三讀通過,內政部緊鑼密鼓訂定相關子法,其中最關鍵的容積獎勵機制,將在三個月內出爐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透露,預計將比照危老條例,以建築規格、設計為指標,訂定明確標準。

花敬群表示,一般更新地區容積獎勵設有50%上限,其中30%由中央訂定明確標準,將比照危老條例,依據是否為智慧建築、綠建築等指標,以及建築設計是否符合標準,來決定容積獎勵要給多少。

至於剩餘的20%則保留給地方政府因地制宜,彈性來處理。花敬群表示,希望地方政府也能夠訂出明確標準,讓都更審議的過程當中,任何一項攸關容積獎勵的標準,都無須經過協商或審查,將可大幅降低整合難度,加速都更推動。

花敬群指出,民間對於都市更新的需求相當迫切,過去平均每年核定都更案件數約44案,2017年已達到68案,2018年統計至11月,也已經71案,如果再加上已核定的72案危老重建,今年可望達到200案,顯現都更熱度持續增溫。

在都更條例修法通過後,審議速度以及申請案件數預計將會倍增。

 張淑娟地政士事務所   彰化代書   彰化地政士事務所  彰化土地代書 土地變更
彰化市陽明街160   電話04-7286861

全聯會:廢除房市重稅 否則台灣走向崩壞式的結構

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今(24)日表示,房地合一稅和暴衝的持有稅,對房市造成重傷害,其中增值稅、持有稅加重,造成房價上漲、商圈空洞化,建議政府應廢除房地合一稅,降低持有稅。

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今天舉行年終記者會,理事長林正雄表示,2011年政府開啟打房元年,奢侈稅政策上路,房市交易量應聲重滑,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,加上暴衝的持有稅,當年交易量更創下24.5萬棟的歷史新低。

全聯會表示,地政司近年每年定期考核各縣市公告現值調整幅度,力求使公告現值趨於市價化。截至2018年底全國平均公告現值已較民國2011年上漲了173%。

這項政策目的是為了落實漲價歸公,但自房地合一稅上路後,我國不動產交易實已轉趨為實價課稅形式,漲價歸公已實現,大幅調漲公告現值反而使得地主為了支付巨額增值稅,調高土地售價,這種調漲最終只是轉嫁至消費者,造成房價高漲。

近年地方政府也競相調高公告地價與房屋標準單價,截至今年底全國平均公告地價已較民國2011年上漲了137%,而房屋標準單價漲幅則是54%~160%不等。此一措施,讓地價稅與房屋稅跟著暴增,造成有些地主因為無力繳付巨額持有稅,必須向政府申請分期繳付的亂象。

全聯會表示,民眾購屋的資金都來自於扣完所得稅後,辛苦攢存的錢。對多數的民眾來說,房屋並不是會產生現金流的資產,而是安身立命的住所,持有期間若還要繳納繁重的持有稅,不動產將成為負資產。持有稅應輕課,避免貧富差距拉大,否則台灣未來將走向「崩壞式的結構」。

例如商圈街道的店面,因地方政府調高公告地價,房東持有稅增加,大多轉嫁至經營事業的租客身上。然而租客為了營業額不敢調漲產品售價,或者調漲之後消費者不願買單而滯銷,最終往往無力營運退出商圈,慢慢使得商圈空洞化。

另外,早年購屋族群,雖然房價高漲使得屋主看似身價亦高,然而屋主的年紀亦隨著光陰荏苒準備退休,突然遭遇暴漲的持有稅,不禁開始擔憂,若賣了這個安身立命的住宅,又能遷移到哪去?

全聯會表示,加重的持有稅與房地合一稅,使得不動產市場流動性受到極大限制,也影響到不動產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的生計,建議廢除房地合一稅,減輕持有稅,創造興利與正常的交易環境。